原來父母也不完美,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有可能消失嗎?從家人關係進行自我覺察

「這份羈絆我不需要了,我想離開家裡」。價值觀的衝突、情緒勒索,對關係期待的差異導致與家人關係疏離,我遇過很多人、包括我自己選擇在成年後離家,甚至某些人打從心底認定,為了追求自由,所以跟家人疏離是必須的,但真的是如此嗎?

原生家庭帶給自己的影響確實是必然的,假若是負面的影響,可能是情緒易不穩定、自我價值感低落、無法判別內心的需求或很難與其他人建立信任感,但這些議題並不會隨著離開家就消失,甚至影響著我們與其他人的互動,最後影響到我們如何看待這個社會。幸運的話,或許某日真的找到能包容自己的人,學習正向穩定的互動習慣,但反之,將重演與家人的關係,走向更多的疏離與寂寞。

那發現這些議題了,然後呢?我之前寫文章或回覆諮詢時確實也會提到,能與原生家庭保持一點距離,但除了實際的距離,我們的心也必須學會拉開距離,假如你只是離開家,整顆心卻還是圍繞在家中,執著要改變父母,憤怒沒辦法跟父母和平共處,無法自我認同,那這樣獨立生活的用意就不大了。

心要如何拉開距離呢?我認為第一把鑰匙就是懂得自我覺察,覺察代表能更客觀地看待自己、並且了解自身的情緒與需求!奠基在覺察之上,終於明白「家」無法完全地定義自己,而且我們還能主動創造其他的希望與可能性,不論是工作、興趣、友誼、感情,只要那是內心願意投入、想要發展的,都能為我們的人生帶來豐沛的能量,重新感受到生存的價值與美好。

最後隨著眼界被開拓,我們會漸漸明白,沒有人是不會有議題的,也沒有人是完美的,那些人也包含我們的父母,嘗試用慈悲與憐惜的角度看待父母吧,或許能發現他們竭盡全力卻依舊無力的模樣,不是說要馬上原諒家人,而是那會讓你也知道,原來自己還是有家,跟其他人一樣擁有不是那麼完美的家。

能認清人生的議題,在內心選擇的道路上突破,那不管原生家庭帶來的影響是什麼,都無法限制住我們!

原文出處: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CgZVA8uv-0c/?utm_source=ig_web_copy_link